9月7日,四川乐至,天空很蓝,阳光正好。流经高寺镇清水村的阳化河波光粼粼,周围的农家房前的小花也开得正是明媚。
这天,吴平有点忙。成都彭州的几个业主来村上考察,想要在清水村搞投资发展,他忙着接待。其实,近几年,想来清水村发展的业主越来越多了。“这不,马上有个汶川的业主,要来接手搞农家乐了。”吴平语气中有些自豪。
吴平心里明白,能引来这么多的业主,都是源于清水村的好。这些好,有生态、有产业、有基础、还有乡风。
自2015年建成资阳全市首个村级湿地公园后,清水村就像变了个模样:道路宽了,村庄整洁了,水变清了,文化长廊建起来了,来村里采摘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……
新建的湿地公园已初具雏形,600米人行栈道已基本完工
2020年,清水村还被评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。
平整荒地引进业主 贫困村有了水果产业
吴平是7年前回到清水村的。在此之前,他一直在成都做蔬菜批发生意。2013年下半年,考虑到妻子的身体原因,吴平回到了家乡清水村。
吴平还记得,他刚回乡时,清水村破乱不堪的样子。“地大片大片的荒起,长出来的草把路都遮得看不到了,很多老房子也都很破烂了,污水也都是乱排。”说起清水村以前的样子,吴平很是无奈, 那时的清水村,还是当地有名的垫底村、贫困村,村民们就靠种水稻、玉米来钱,收入很低。
清水村村支书吴平
2013年底,吴平被推选为村支书,他第一件事就是平整荒地,发展产业。“我以前做生意经常跑成都周边一些地方,看到别的村民变化很大,而我们清水村还是传统农业,老百姓挣不到钱。”经过多方考察,吴平决定发展水果产业。
“咋个做嘛,村里都是些老年人,没有劳动力。”吴平的想法最开始并未得到村民们的认同。吴平也考虑到除了劳动力以外,资金、技术、销路等都是难题。
自己没法种植做不了,那就找业主来做,这些问题不都解决了?
“把土地流转出去,有租金收入,村民们还可以在园区务工,又照顾家里,一举多得。”吴平把这些好处最先给2组的村民一讲,大部分都很支持。当然,有些种惯了庄稼的村民一开始并不同意。“1亩地种庄稼一年也就几百块钱,流转出去划算得多嘛,我就是这么和他们沟通的。”吴平说,他还通过找到这些村民的子女当“说客”,终于,那些不支持的村民就都同意了。
思想工作一做通,事儿就好办了。“说通了后,村民都是自己出钱找的挖掘机,把地给收拾了出来。”
吴平和村民交流沟通
地有了,吴平利用自己的曾经做生意的人脉关系四处找业主。在吴平的不断沟通和不懈努力下,2014年,第一个业主入驻了清水村,承包了60多亩土地。在村民的努力和上级支持下,清水村建成了第一个葡萄种植园。村民们在园区里务工,一年能挣到7、8千元。
看到2组村民赚到了钱,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土地流转的行列里。在吴平和村两委的努力下,第二个、第三个,更多的业主也跟着被引了进来,水果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。
“后来,我们村种的有葡萄、桃子、李子、梨子等好多种水果,老百姓的收入也都提高了。”吴平说,2014年,清水村村民仅在园区务工的收入就有70多万元,人均年收入就有9000多元,到了2015年,人均就有1万多元了,村民们也都摘掉了“穷帽子”。
村民无偿拿出土地 小山村建起湿地公园
2014年底,在村民们的物质生活逐步改善的同时,高寺镇决定投资40万元,在清水村6组打造一个湿地公园。“清水村的发展优势就在于有条阳化河,岸边的土地有时也会遭水淹,收成也不好,还不如顺势打造成公园,让村民们有个休闲娱乐的地儿。”吴平说。
吴平走在村子里,蓝天白云,环境优美。
资金有了,地拿来呢?吴平说,阳化河岸边的土地不是耕地,有些荒着,但也有些已经被村民种上了水稻等作物。6组的村民们是否愿意无偿拿出自己的地修公园呢?吴平有些拿不准。
“当时说要修公园,我心里真的是很高兴的。”当时,村民吴道武家挨着河有半亩地,也都种上了水稻和油菜,但吴道武最先响应,愿意无偿拿出自己的地来修公园。“修了公园对大家都好,大家吃了饭可以去走走逛逛,哪点不安逸嘛?”
村民陈孝珍也同意,“很多地都是荒着的,可惜了,弄来修公园正合适。”
吴平没想到,村民们都如此支持。少数几户不同意的,在镇村领导和其他村民的感召下,也都同意了。
就这样,2015年,占地15亩的资阳市首个村级湿地公园建了起来,公园取名为清韵。清是地名,韵有和谐之意。
村民吴道武没事时,喜欢到湿地公园走走,看看河边的风景
公园建成后,村民们每当茶余饭饱之际,都会去公园里逛一圈,和其他村民聊聊天。73岁的唐孝碧老人觉得,花开的时候,是公园最漂亮的样子,日子也似乎变得有生气,不无聊。
“现在,镇上的、县上的,还有成都那些都还到我们这耍,你说这个公园好不好?”唐孝碧说,村里有了人气儿,热闹了,子女回家来也有个玩的去处,村里的留守老人也就不那么孤单了。
小山村大变样 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
公园建成了,吴平还是有些忧心:以往的清水村因缺乏排污设施和长效保洁机制,加上村民的环保意识淡薄,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村道,污水直接排放在池塘。“‘垃圾随风吹、旱厕到处建,清池变浑浊’,那个时候环境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。”
为了改善村容村貌,从2016年开始,吴平和村两委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,积极投身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中来。清理垃圾、清扫道路、保护生态等这一系列措施实行下来,村民们发现,村子一下子“顺眼”多了。各村民小组还配备了专职保洁员,来负责清理辖区的道路垃圾。
2017年,为了巩固这一成果,清水村通过“农民自筹+集体经济+政府补助”的方式,搞起了环境卫生基金。“每户交2块钱,每个月评一次,卫生搞得好的第一名得150元的奖品,第二名100元,第3名80元。”吴平说,加上“安慰奖”,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能拿到奖励。“设立这个基金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大家保持环境卫生,分名次也是为了相互促进。这个月你看到别人家得了第一,下个月就晓得赶上来了。”
清水村道路干净整洁
接下来的两年里,清水村还进行了污水处理、绿化公路、新修堰塘、建起文化广场……清水村从以前的“脏乱差”摇身一变“白富美”,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治理之路,成了环境优美、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,先后被评为“全国文明村镇”“全省基层先进党组织”“四川百强名村”等。2020年,清水村更是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。
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,也为清水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结合多年来举办的葡萄采摘节,清水村还修起了游客中心、停车位、观景长廊、旅游观光亭、观景亲水平台……
如今,清水村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葡萄采摘节、四届小龙虾音乐节,还举办了垂钓节、乡村歌手大赛,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。
如今,村里新建的湿地公园也已初见雏形,近600米人行栈道已基本完工,接下来还计划建民宿、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,大力实施农旅融合发展。
现在走在清水村,吴平说不出的舒心。“你还能想象得到7年前清水村的样子吗?”吴平笑着反问,随后摆摆手:“变了,变了!”